⒈ 春秋晉邑名。在今山西省沁縣南。晉平公曾筑銅鞮宮于此。漢置縣,治所在今山西省沁縣南。北魏以后屢有遷移。明洪武初廢入沁州。
⒉ 春秋晉離宮名。
⒊ 指襄陽。
⒋ 曲名。
⒌ 亦作“銅鍉”。復(fù)姓。春秋時(shí)有銅鍉伯華。見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。
⒈ 春秋 晉 邑名。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。 晉平公 曾筑 銅鞮宮 于此。 漢 置縣,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。 北魏 以后屢有遷移。 明 洪武 初廢入 沁州。
引《左傳·成公九年》:“秋, 鄭伯 如 晉,晉 人討其貳於 楚 也;執(zhí)諸 銅鞮。”
杜預(yù) 注:“銅鞮,晉 別縣,在 上黨。”
楊伯峻 注:“據(jù)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》, 銅鞮 在今 山西 沁縣 南。”
⒉ 春秋 晉 離宮名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今 銅鞮 之宮數(shù)里,而諸侯舍于隸人。”
杜預(yù) 注:“銅鞮,晉 離宮。”
楊伯峻 注:“銅鞮宮 在 山西 沁縣 南二十五里。”
⒊ 指 襄陽。
引
⒋ 曲名。參見“銅鞮曲”。
引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敘飲》:“唱罷《銅鞮》日欲脯,花前醉樽前起舞。”
⒌ 亦作“銅鍉”。復(fù)姓。 春秋 時(shí)有 銅鍉伯華。見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