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傳說(shuō)春秋時(shí)伯牙善彈琴,鍾子期善聽(tīng),二人遂為至交。見(jiàn)《列子·湯問(wèn)》。后因以“牙弦”稱精美之琴,寓有相知之意。弦,亦作“弦”。
⒉ 借指琴聲。喻絕唱,杰作。
⒈ 傳說(shuō) 春秋 時(shí) 伯牙 善彈琴, 鍾子期 善聽(tīng),二人遂為至交。見(jiàn)《列子·湯問(wèn)》。后因以“牙弦”稱精美之琴,寓有相知之意。弦,亦作“絃”。
引唐 許敬宗 《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歸》詩(shī):“周 醪忽同醉, 牙 弦乃共揮。”
唐 司空?qǐng)D 《擢英集述》:“牙 絃入契, 郢 握稱珍。”
⒉ 借指琴聲。喻絕唱,杰作。
引唐 裴夷直 《題<斷金集>后》詩(shī):“牙 弦千古絶,珠淚萬(wàn)行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