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白羽鵲。古時(shí)以為瑞鳥(niǎo)。
引《舊唐書(shū)·五行志》:“貞觀 初,白鵲巢於殿庭之槐樹(shù),其巢合歡如腰鼓,左右稱賀。”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禨祥·白鹿》:“嘉靖 十二年, 河南 巡撫 吳山 獻(xiàn)白鹿,為大臣諂媚之始。此后,白兔、白龜、白鵲相繼不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