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田賦及各種捐稅的總稱(chēng)。
例賦稅之繁重者,酌今昔而減之。——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英taxes;
⒉ 依照法律或習(xí)俗征收的款項(xiàng),尤指應(yīng)付給政府的費(fèi)用。
英duty;
⒈ 田賦和捐稅的合稱(chēng)。
引《管子·山至數(shù)》:“古者輕賦稅而肥籍?dāng)俊!?br />唐 韓愈 《潮州祭神文》之二:“農(nóng)夫桑婦將無(wú)以應(yīng)賦稅繼衣食也。”
曹禺 等《膽劍篇》第四幕:“減賦稅,省刑罰,開(kāi)溝洫,選賢能,輕徭役,叫百姓先富足起來(lái)。”
⒉ 征收或繳納租稅。
引《漢書(shū)·西域傳上》:“賦稅諸國(guó),取富給焉。”
《明史·食貨志二》:“糧長(zhǎng)者, 太祖 時(shí),令田多者為之,督其鄉(xiāng)賦稅。”
《清史稿·食貨志二》:“自 世祖 定賦稅之制,正雜欵繁多。”
⒈ 田賦和各種租稅的總稱(chēng)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卷六四·盧植傳》:「?jìng)淇苷撸钔踔遥x稅減削,愁窮思亂,必致非常,宜使給足,以防未然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