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共有財(cái)富。
引《禮記·祭法》:“黃帝 正名百物,以明民共財(cái)。”孔穎達(dá) 疏:“共財(cái)者,謂山澤不鄣,教民取百物以自贍也。”漢 班固 《白虎通·封公侯》:“王者始起,封諸父昆弟,示與己共財(cái)之義。故可以共土也。”《后漢書·樊宏傳》:“重 性溫厚,有法度,三世共財(cái),子孫朝夕禮敬,常若公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