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比喻刻苦自勵(lì),發(fā)憤圖強(qiáng)。
⒈ 比喻刻苦自勵(lì),發(fā)憤圖強(qiáng)。參見(jiàn)“嘗膽臥薪”。
引唐 王維 《燕支行》:“報(bào)讎只是聞嘗膽,飲酒不曾妨刮骨。”
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傳教》:“朝廷大度優(yōu)容,小忿必忍;百姓天良尚在,嘗膽知仇。”
李云夔 《贈(zèng)阮鼎南》詩(shī):“沼 吳 有志頻嘗膽,興 楚 無(wú)人敢息肩。”
⒈ 比喻刻苦自勵(lì)。參見(jiàn)「臥薪嘗膽」條。
引《史記·卷四一·越王句踐世家》:「吳既赦越,越王句踐反國(guó),乃苦身焦思,置膽于坐,坐臥即仰膽,飲食亦嘗膽也。」
唐·杜甫〈寄董卿喜榮十韻〉:「猛將宜嘗膽,龍泉必在腰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