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用豆粉加水及調(diào)料煮或蒸成的糊狀食品。
英bean paste;
⒉ 像一豆之羹,比喻微小。
英tiny as a grain of bean paste;
⒈ 豆器中的羹。喻微小、細(xì)微。
引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好名之人,能讓千乘之國(guó),茍非其人,簞食豆羹見(jiàn)於色。”
趙岐 注:“誠(chéng)非好名者,爭(zhēng)簞食豆羹,變色,訟之致禍。 鄭 子公 染指魭羹之類是也。”
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下:“至親與路人同是愛(ài)的,如簞食豆羹,得則生,不得則死,不能兩全。寧救至親,不救路人,心又忍得,這是道理合該如此。”
⒉ 用豆煮成的糊狀食品。
引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散不足》:“賓婚相召,則豆羹白飯。”
⒈ 以豆器盛羹湯。
引《孟子·盡心上》:「仲子不義,與之齊國(guó)而弗受,人皆信之,是舍簞食豆羹之義也。」
⒉ 少量的羹湯。比喻薄物。
引《孟子·盡心下》:「好名之人,能讓千乘之國(guó),茍非其人,簞食豆羹見(jiàn)于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