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抒發(fā)、寄托情懷。
英place feelings on; express one's feelings by literary means;
⒈ 寄托懷抱。
引晉 陶潛 《九日閑居》詩(shī)序:“余閑居,愛(ài)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園,而持醪靡由,空服九華,寄懷於言。”
宋 陸游 《出游歸鞍上口占》:“寄懷 楚 水 吳 山外,得意 唐 詩(shī) 晉 帖間。”
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寄懷既遠(yuǎn),吟詠必多。”
陳毅 《三十五歲生日寄懷》詩(shī)序:“一九三六年,余游擊於 贛 南 五嶺 山脈一帶,往來(lái)作戰(zhàn),備極艱苦。八月值余三十五歲生辰,賦此寄懷。”
⒉ 真誠(chéng)相待。猶言推心置腹。
引《宋書(shū)·謝景仁傳》:“汝始親庶務(wù),而任重事殷,宜寄懷羣賢,以盡弼諧之美。”
⒈ 托寄情懷。
引晉·陶淵明〈九日閑居詩(shī)·序〉:「秋菊盈園,而持醪靡由,空服九華,寄懷于言。」
唐·許渾〈晨起〉詩(shī)二首之二:「清鏡曉看發(fā),素琴秋寄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