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書·堯典》:“克明俊德,以親九族。”孔傳:“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,以睦高祖玄孫之親?!笨嗣?,能明。后亦用作歇后語,謂任用賢能之士。
⒉ 能察是非。
⒊ 謂能盡君道。
⒈ 克明,能明。后亦用作歇后語,謂任用賢能之士。
引《書·堯典》:“克明俊德,以親九族?!?br />孔 傳:“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,以睦高祖玄孫之親?!?br />南朝 齊 王融 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“克明之旨弗遠(yuǎn),欽若之義復(fù)還?!?/span>
⒉ 能察是非。
引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貊其德音,其德克明,克明克類,克長克君?!?br />鄭玄 箋:“照臨四方曰明。”
朱熹 集傳:“克明,能察是非也?!?br />晉 陸機(jī) 《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》:“篤生我后,克明克秀?!?/span>
⒊ 謂能盡君道。
引《書·伊訓(xùn)》:“居上克明,為下克忠?!?br />蔡沉 集傳:“居上克明,言能盡臨下之道?!?/span>
⒈ 能夠明察是非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大雅·皇矣》:「克明克類,克長克君。」
晉·陸機(jī)〈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〉詩:「篤生我后,克明克秀。」
⒉ 能夠明識賢才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堯典》:「克明俊德。」
唐·孔穎達(dá)·正義:「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?!?br />《文選·陸機(jī)·石闕銘》:「克明俊德,大庇生民,其揆一也。」
⒊ 能善盡君道、體察民情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伊訓(xùn)》:「居上克明,為下克忠?!?br />《文選·潘岳·夏侯常侍誄》:「克明克圣,光啟夏政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