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苦修的僧侶。常用以指極力克制欲望、物質(zhì)生活非常刻苦的人。
⒈ 苦修的僧侶。常用以指極力克制欲望、物質(zhì)生活非常刻苦的人。
引宋 蘇軾 《與元老侄孫書(shū)》之二:“老人與 過(guò) 子相對(duì),如兩苦行僧耳,然胸中亦超然自得,不改其度。”
清 曹寅 《山礬》詩(shī):“婆娑自比 小山 桂,寂寞甘同苦行僧。”
胡喬木 《痛惜之馀的愿望》:“共產(chǎn)主義者不是苦行僧。我們的自我犧牲的目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,不是自己(更不必說(shuō)別人)的痛苦,而是人民(當(dāng)然也包括自己)的幸福。”